在黄州以东的江面上进行巡逻的是三艘名为“长龙”的中型战船。湘军水师的战船主要分长龙、快蟹和舢板三中,其中长龙以身长火炮多而闻名,有较为宽阔的火力覆盖面;快蟹又叫蜈蚣船,体积更大火力更猛但行动不便;舢板则以较强的机动性而闻名,它的体积最小,由木板贴合而成,行动最为迅速,这种小快灵的船只原来在太平军水师中极为流行,太平军中又称其为“小划子”,不过我的这支水师是以中型战船组成,已经没有多少这种“小划子”了。
长龙战船上的湘军士兵架好火炮严阵以待,但为首的指挥官水师副将李成谋却感到此事极为棘手,他严令手下不得轻举妄动,他知道英国人自然惹不起,赶紧上前对来船喊话希望对方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然而站上船头的李成谋还没开口,对面的英使翻译先喊道:“将军,我们是大英帝国公使额尔金勋爵的使团,前往汉口组建使馆处理通商事宜,已得皇帝批准,还请贵军放行。”
李成谋一愣,他知道《天津条约》确实开了汉口通商,但想不明白为什么英国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前来;但他还是不敢怠慢,由于对方催得太紧非逼他让路,一时想不出什么拒绝理由的李成谋一边向他的上司水师统领邓翼升禀告,一边指挥湘军战船让开道路,并亲自率众船“护送”这艘洋船驶向上游。
坐镇临江的湘军水师大营的统领邓翼升接到来报也很诧异,黄州这边的战事正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敌方陈玉成已被困在城内动弹不得,为何偏偏这个时候会突然有洋船要通过;若换做平时湘军水师根本不会过问英法商船,但现在是非常时期。
虽说这次湘军水师出动是打着“杨、彭、邹”三大水师统帅的旗号,但由于他们此次的任务只是封锁黄州江面,鉴于之前太平军没有可以与湘军抗衡的水师,湘军水师的将领们很自然地认为这次出兵就是摆摆样子不会有什么挑战;此时杨载福还在武汉休假,彭玉麟由于守孝期未满回他的衡阳老家去了,邹汉章则刚刚收到人事变动通知赶往长沙去做代理知府了,所以此时黄州城外江上的湘军水师一把手正是这位刚刚因公升任统领的邓翼升。
邓翼升用了半晌功夫思考这个问题,整个湘军水营还在等他拿主意时,忽报那洋船已经沙洲,正向临江这边的大营驶来,邓翼升一想堂堂湘军水师号称是“长江之上的壁垒”,如果就这样被洋人牵制鼻子走太没面子,于是他决定让这艘洋船到临江的湘军水师大寨来见见湘军水师的威势,也让对方明白长江不是想过就过的。
湘军水师在邓翼升率领下列队将洋船迎入寨内,并亲自登船进行“慰问”,“英国使者”和他的中文翻译对邓翼升的诸多询问对答如流,没露丝毫破绽,当然没有和洋人接触过的湘军水师自然看不出也不想看对方是不是“冒牌货”,他们简短交流一阵之后,邓翼升告诉“英使”不要多做逗留,以免被附近的长毛骚扰。
“英使”表示既然来了就在临江水寨稍作休息看看湘军战船,过一会儿就起程赶往武汉,看来英国人还是对自己的水师有兴趣,邓翼升心里暗喜,打发走了英使他就没再多管,毕竟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事,一旦处理失当便会引发国际纠纷。
夜幕逐渐降临了,英国轮船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邓翼升立即派人前去暗中调查,发现原来是船上的洋人要买当地土特产,正和周边的村落进行交易。邓翼升松了一口气,毕竟对方就是一使团也没什么威胁,邓翼升也没再多管。
然而当夜三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几声剧烈的爆炸,湘军水寨竟陷入一片火海,大批战船上闪烁着火光;在湖口大捷之后湘军水师中的舢板船所占比例已大为减少,水寨中多是长龙和快蟹之类的大型战船,这些船只着起火便动弹不得难以营救,一时间湘军水寨陷入了混乱。
然而混乱之中,却有一艘船只悠闲地向下游驶去,仿佛营中的大火与它没有丝毫关系,被救到岸边的邓翼升仔细一看,正是那艘飘着英国国旗的轮船;满头雾水的邓翼升顾不上那么多,赶紧指挥手下收集残兵。
然而就在这时,对面已是一片喊杀之声,我和胡鼎文率领的太平军水师及时杀到,炮弹猛烈地轰击着湘军战船。由于大营一片火海,这时江上的湘军战船毫无斗志,一触即溃,水兵们争相逃命,很快在江上巡逻的七八艘战船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获。
之前湘军水寨中的火正是我派去假扮英使的轮船里的太平军放得,他们趁半夜湘军水师防备松弛,在周国虞的带领下大肆骚扰水营;现在他们已经尽数回归。
湘军水师瞬间崩溃,邓翼升、李成谋等将不知敌人有多少,不敢贸然接战,只得率领残存的余部向上游武汉方向狼狈地逃去,邓翼升想不明白为什么水营会起火,但他心里清楚这一败黄州与外界的水路联系也就被太平军彻底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