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点锋芒都没有,高洋如何放心自己能压得住以娄昭君为首的鲜卑权贵?……
高伯逸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邺城郊外的神策军军营。
一个人骑着马来到大军驻地,只见营门口排满了报名的人。
减免三年税负啊,它不香吗。高伯逸揣摩了下,换做是自己,只怕也要报名。
那天他给高洋进献的禁军改组策略是这样写的。
禁军不分是不是邺城的,整个齐国只有一支禁军,也就是中央军,晋阳那边的百保鲜卑也要编入其中。
不过由于战事紧急,那边的整编暂缓,先从邺城这边开始。
首先,凡是在邺城禁军编制内的军队,都要重新筛选,能者上,不行就下,也不分你是汉人还是鲜卑,家里有多少田。
而且所减免的只是“直属于”你家庭的那部分田税,你庄子里庄户依然还是要交税的。
至于谁到哪一支禁军里面,这个可以慢慢商议。
其次,禁军的军饷,一半粮食布匹,一半常平五铢钱,由朝廷提供装备武器马匹,禁军本身只需要出人就行。军人不需要“自带狗粮”。
这样杜绝了有钱没能力的人混进来,也让有能力没钱置办装备的省去了后顾之忧。
当然,与之相对的,战场上的战利品会严格控制,不得私吞,奖赏时再统一下发。(自带装备的北周府兵,战场上私吞战利品的情况屡见不鲜,到隋文帝杨坚改革之后才算杜绝)
第三,中枢组建枢密院,长官叫枢密使,专门负责禁军的后勤及装备,以及战场上负责押运的辅兵。负责战斗的战兵,中枢无权过问其日常训练,以及兵力调动。
第四,邺城禁军,将由现在的统一称谓,变为“殿前”和“侍卫”两种。殿前直属皇帝,分左右两军,皇帝亲自掌管兵符。
而侍卫则是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按五行配以五色旗,每一军都有不同的称谓和不同颜色的旗帜。
其中以中军最大,人数最多。左右两军为纯骑军,前中后三军为步军。步军骑军的比例大致为三比一。
禁军中还包括一支水军,长期部署在荆襄,不在邺城部署,属于禁军“外围”。
第五,殿前军的士卒为职业军人,并且只在侍卫军中选拔。侍卫军中的士卒为半职业军人,农忙时休沐,农闲时聚集。
第六,每一个州府,都是一个“军区”,军区的长官由州刺史兼任,负责向邺城输送侍卫军的兵员,以及农忙时休沐兵员的安置。
原则上,未来的侍卫军兵员只从州郡镇军中选拔,或者邺城中枢单独特招选拔,没有第三种途径。
未来参加侍卫军的士卒,如家中无亲眷,则免除全部钱粮,若是有亲眷,则免除一半钱粮。
第七,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这一点,前面六条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组建(而非维持)禁军所有花销,都从位于济州的东河泊司,跟位于扬州的南河泊司中来。
北齐已与南陈达成和平协议。北齐的两淮盐以及北方的皮裘,牲畜可以通过断断续续的运河,抵达两个中转站,然后转运到南陈,而南陈的丝绸,稻米,茶砖,则可以北上到齐国各地。
其间的商税,关卡税,中转仓储的地税,都是天文数字!用来组建禁军绰绰有余。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高伯逸怎么可能会提动作这么大的改革方案?
“嘿嘿,段韶,我知道你心有不甘,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的。”
高伯逸瞥了一眼排队的人,大步走进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