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李艳带了一位《合淝晚报》的记者赶赴岗集镇,过来采访张谭。原本张谭还以为要去合淝市坐下来喝杯茶什么的,谁知道就杀来了岗集镇。
“刘记者想要了解一下你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直接过来了。”李艳对张谭解释。
张谭点点头:“我理解。”
刘记者是个戴眼镜的书生气年轻人,大概也就是刚刚转正的记者。毕竟张谭只是一个武侠小说的作者,以新闻价值来说很低,采访规格低自然不会高,没派一个实习记者过来,就很给面子了。
这个时间点,家里人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所以刘记者来时,没惊动家里的什么人。而张谭自己家里,也就他一个人在家。父母都去了大杨镇,不怎么经常回来。姐姐张燕则去了补习班代课,补习班是她和同学一起开的。
她们几个考进了大学的高中同学,合开了一个暑期补习班,因为都是大学生授课,家长们十分信赖,送了不少初高中学生过去,张谭偶尔也会去补数学课。
“家里就你一个人?”李艳忙活着给刘记者倒水,从厨房拎了一瓶开水,顺便拉住张谭交代一下,采访时该怎么说。
她终归是个助理,要替老板安排好一切疏漏。
“对。”
“等下多谈《射雕》的内容,私底下的新闻,要注意不要说太多,特别是负面的东西最好不要说,多说一些积极的正面的,有利于营造你个人形象的新闻。一些你觉得拿不准的,多想一想,不要急着去回答。”
李艳说的内容,张谭自然了解,三十来岁的大叔了都,分得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嗯,我知道了。”
给记者泡好茶,没多少废话,采访直接开始。
刘记者是有备而来,从文件夹里掏出采访稿,看了一眼,说:“港台作家写的武侠在大陆很受欢迎,电视上也三番五次翻拍武侠作品,不过在大陆,武侠作家还很少,在这批人中你是佼佼者。”
面对这种比较正式、严肃的采访,张谭也收起了自己浮夸的一面,回答的很认真:“算是先行者吧,在我们大陆这边我写武侠相对而言比较早了,之前这边没有写武侠的土壤,写出来没有地方发表。”
“你至今写了两部小说,《四大名捕震关东》、《四大名捕会京师》,都已经出版了,在市场上的反响很好。”
“对,写了两部,有五十多万字了,出版的成绩还可以。”
“如果我没记错,你今年才十六岁?”
“十六周岁。”
“十六岁的作家,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能说说你的写作天赋是怎么来的吗,是天生的还是跟生活环境有关系?”
跟重生有关系,但这不能说。
张谭想了想说:“都有关系吧,很小时候就接触了武侠小说,也很喜欢看武侠剧,有一种江湖梦。同时对语文这一块比较感兴趣,喜欢写作,去构思理想世界。兴趣的两相结合,最终促使我对这一块投入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