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出现算是极大丰富了百姓生活至少在茶余饭后有了谈资。尤其是城市里的百姓哪怕不识字也喜欢抽空去茶馆茶摊坐坐专找那种有人读报的。
要一壶茶听一段报纸即解了渴又充实了精神可以带着双重满足回家睡觉了。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当有限。或者干脆点说几乎为零。
首先书籍是很昂贵的其次除了四书五经之外的杂书由于印刷数量稀少价钱更昂贵或者干脆就是有价无市。
满世界找也买不到一本。
所以说很多穷书生只会之乎者也一点有用的东西都不知道那也就不奇怪了。
普通百姓了解历史了解外面除了长辈讲故事之外也就是一些说书唱戏的江湖艺人。
能从家里学到多少那要看长辈如何通常世代务农的家庭又能知道多少呢?
至于江湖艺人他们倒是口若悬河可仔细一听就知道他们讲的东西和历史大相径庭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像三国这种重灾区艺人只是捡前面热闹的讲……哪怕是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多数情况也不会讲到结尾甚至到走麦城或者白帝城托孤之前就给结束了。
毕竟后面越来越悲伤普通的百姓大约也和读者们的胃口一样我看书图个乐凭什么写那些悲伤的部分给我们个大团圆的快乐结局不行吗?
你让我们伤心我们就不看不花钱让你喝西北风去!
这样做的结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很有趣的民间史学……在民间史学里大唐朝是瓦岗山的那帮英雄好汉打出来的李世民就是个很文弱的摆设。
岳飞的后人是继承遗志发兵北伐的那个让人咬牙切齿的金兀术是被牛皋俘虏了还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段子……在民间历史的宇宙中大宋朝自然是中兴了的。
我们当然不能否定民间的故事的价值这当然代表了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脍炙人口流传很广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在民间的体系之外似乎应该有一个真正的历史教育让百姓多了解一些真实塑造共同的记忆培养共同的价值观。
这份文化的积淀正是华夏文明的源泉。
而如今的大明正在利用北伐的绝佳机会果断展开了补课行动。
经过报纸的宣扬许多人第一次知道文天祥知道了大宋灭亡于蒙古人之后知道了崖山惨败神州陆沉。
再向前追溯有靖康之耻岳飞的冤案……让人不忍卒读。
过去张希孟写文章主要宣扬的范围还是读书人各个学堂也包括军中将士距离真正的全民普及还有相当距离。
这一次却是大不相同至少对于市民来说第一次相对完整接触历史也是第一次知道张相公这些年在鼓捣什么东西……
说来惭愧以前总觉得张相就是那种能掐会算的活神仙是上天派来辅佐明君圣主的。
现在大家伙才闹清楚原来张相是替大家伙说话的人家非但不搞什么愚弄百姓的手段恰其相反人家是主张教化百姓让更多人读书明理都是为了百姓好的事情。
天可怜见这都十多年来张希孟的主张才终于传播到了民间成为许多市民耳熟能详的东西……很慢吗?
非但不慢甚至还有那么惊人。
毕竟才十年之功就能得到这么多人支持如果再给二三十年想要改变整个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了解历史追思文丞相知耻而后勇。
燕云十六州北伐大都收复故土。
饭馆酒楼街头巷尾百姓们越来越多议论这些事情越来越明白北伐的含义。
蒙古人夺走了天下把我们变成奴仆。
时至今日我们要北伐中原驱逐胡虏把属于我们的土地拿回来!
拿回来干什么?
既不能吃又不能喝。
还要增加税收徭役辛辛苦苦又要战死疆场有什么必要吗?
有!
当然有!
我们都是这个国家的人谁过日子不想家业兴旺?不想今天买个椅子明天买张床?
家要越过越兴旺国家就要越来越大老祖宗没丢的土地我们要守住。
老祖宗丢了的土地要拿回来。
老祖宗没占领过的土地要想办法弄到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日子一天比一天兴旺。
这才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后人。
这种堪称朴素的观点快速在民间流传开。
家国一体渴望着大明朝越来越好盼望华夏大地越来越繁荣昌盛……民心如此百姓的支持自然而然。
其中山东的复旦学堂主动凑钱买了一艘万石粮船捐赠给朝廷用作运粮。
复旦学堂的动作弄得济民学堂万分尴尬这个最早成立的学堂自诩天下第一的圣地竟然落到了后面简直没法面对天下。
济民学堂只能紧急动员师生一起捐赠出五万贯宝钞用作军费。
此外各地百姓提供粮食布匹主动出工帮着运输粮草。
军工作坊的工匠们利用休息时间加紧赶制武器多制造兵器五千件悉数送到军前交给将士们使用。从上到下相比起从前的动员这一次百姓们更加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