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烽火之情缘 > 104. 第十八章 黄雀在后(2)

104. 第十八章 黄雀在后(2)

悦来酒馆坐落在一座山峰脚下,虽然只有十几间不起眼的茅屋草房,但因门前有几条山道纵横交错,是个交通要地,昔日也是门庭若市,人流不息。今昔却是非比,门前一片冷清,只有一个年轻伙计手拿蒲扇,站在一株大树底下左顾右盼,当见一对青年男女走来时,急忙快步迎上,捐了一个礼,问道:“少爷、小姐,可否用膳?”夏一凡道:“是。”伙计一听眉开眼笑,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道:“谢少爷、小姐光顾小店,请!”两人进屋选了个临窗位置坐下。 </P>

柳惠摘下斗笠放在腿上,掏出二块大洋扔给伙计,说道:“挑拿手的好菜上来二个。”伙计点头哈腰地跑走了。夏一凡目光盯着窗外,跟柳惠闲聊了几句,问道:“惠儿,你可知青龙镇的由来?”柳惠接过伙计端来的茶壶,给师兄和自己各倒了一杯茶水,说道:“不知道。” </P>

夏一凡道:“相传,隋朝末年,烽烟四起,一个驿官携八百里告急文书,策马经过这里。突然,狂风大作,天降大雨,一条青龙在空中一闪而没,那驿官精通术数,知道新主即将诞生,于是毁掉文书,在此居住下来,因青龙闪现,故此而得其名。” </P>

那伙计听他讲得头头是道,问道:“少爷,您可是本地人?”夏一凡虽然诚实厚道,但因身份不同,不肯实情相告,微微一笑,道:“算是半个吧!”那伙计道:“此话怎讲?”夏一凡道:“我出生青龙镇,七岁那年,举家搬迁到徂徕,虽然一晃离开了十几年,但故土情深,若是有人问起,我都说自己是半个青龙镇人。”那伙计十分健谈,端来酒菜,又问道:“你们是串亲戚的吗?”夏一凡应道:“是。”那伙计看了一眼柳惠,道:“这里不太平,还是少来的好。” </P>

夏一凡故作糊涂,笑道:“这里有国军把守,跟徂徕的日本人分庭抗礼,怎会不太平呢?”那伙计向窗外看了看,悄声道:“吴师长已经投靠日本人了,你不知道?”夏一凡抿了一口酒,说道:“我每天闭门读书,哪里会知道这事?”伙计长长叹了一口气,刚要说点什么,忽听柳惠问道:“伙计大哥,来了一个人,你可认识?” </P>

那伙计向外看了一眼,见一个身穿白衣的年轻人走来,信口说道:“这人是吴师长的儿子吴文庸吴大少爷,倒是个难得的好人。”说着迎了出去。 </P>

吴文庸进屋径直走到北角一个桌子旁坐下,说道:“伙计大哥,老三样。” </P>

不久,伙计端上来一盘花生米、一盘盐豆子和一壶烧酒。柳惠见吴文庸双眉凝结,满脸的郁郁寡欢,偷偷向夏一凡使了个眼色。夏一凡意会,叫道:“那位大哥,咱们都是读书人,可否坐过来,畅谈一叙?” </P>

吴文庸头也不抬的道:“国不是国、家不是家,有什么可叙的?”他饮了一口酒,吟道:“回首妖氛未归,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扇,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卓,悲吟梁父,泪流如雨。”吟到后来,眼泛泪光,声音低转凄凉。 </P>

这是宋人朱敦儒的《水龙吟》下半阙。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均遭兵燹,朱敦儒携家南逃,悲愤之下,写下了这首词。 </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