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理论和政治纲领来使用干部,通过干部来贯彻自己的思想导向政治纲领。
一位伟人说过,刘秀是最会用人的皇帝,这是准确的。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刘秀用人是成功的。
他的手下,无论是论功行赏的,还是量才使用的,绝大多数能够胜任,象萧广这样的只是极少数。
但是,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指出的是,刘秀有时候以谶选官,也就是说他有时候按照谶文选拔干部,产生
了很多弊端,也使他备受非议。
对于刘秀崇尚经学、迷信谶纬,我们以前说过,将来有机会还要再仔细说,现在要告诉大家的是他把谶纬
应用于干部人事工作之中。
这样,就请大家认识一个人:王梁。
王梁,字君严,渔阳郡要阳(今河北丰宁东)人。
其实,老王也是个不错的同志,我们在观赏刘秀平定河北的时候曾见识过他,只是当时英雄如林,老王又
很低调儿,我们对他印象不深。
老王早年在渔阳郡机关上班,彭宠任郡太守时安排他为狐奴县令。
在寇恂、耿弇的联络下,彭宠派渔阳军南下支持刘秀时,就是安排时任狐奴县令王梁、时任安乐县令吴汉
、时任郡护军盖延带队的。
广阿会师后,刘秀任命他为偏将军。拿下邯郸时,刘秀封他关内侯。河北平定后,刘秀又任命他为野王县
令,让他主政一方。野王县在河内郡境内,老王受郡太守寇恂领导。
可见,王梁也是有一定的能力、建立了一定的功勋的。
只是,刘秀身边能人太多,老王并不太显眼。
在我们这些局外人看来,刘秀身边文臣如云、猛将如林,老王往那儿一站,谁也不会注意他。
眼下,刘秀定都洛阳,在研究大司空人选时,想到了他。
大司空的岗位职责是主管城乡基本建设并参与研究中央大政方针,与相当于总理的大司徒、相当于军委主
席的大司马,并称“三公”、“三独坐”,大体就是中央核心领导小组成员的意思,地位极高。
刘秀想把这个位子给老王,完全因为刘秀的同学、那个奉劝刘秀称帝的彊华奉献的《赤伏符》里有句话:
“王梁主卫作玄武”。
所以,刘秀就根据这句谶语,任命王梁为大司空,封为武强侯。
其实,刘秀心里也明白,纯粹按照军功,比王梁表现突出的大有人在。
顺便说一下,所谓“玄武”,就是龟,有的称老鳖、甲鱼,时称水神、主北方的神,而大司空主管水利土
木,硬扯当然能扯到一起。
刘秀以谶语选官,使人想起当年王莽按照骗子哀章伪造的符命安排干部,同样荒诞不经。
两人的共同之处是既多少有点信谶语,又多少把自己的政治目的参杂其中;不同之处则是王莽一意孤行,
刘秀则从善如流。
比如,刘秀本来还打算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为大司马,因为谶语里有句“孙咸征狄”。
但是,此举刚有动议,立即遭到众人一致反感和反对。
(众咸不悦)
理由很简单,表现更加突出的、堪当大司马重任的有的是,无论凭什么都轮不到孙咸。
这次,刘秀怕犯众怒,就下诏让各位大臣民主推荐大司马人选。
大家推荐的目标集中在两个人身上:吴汉、景丹。
(诏举可为大司马者,群臣所推惟吴汉及丹。)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吴汉、景丹确实是战场上勇冠三军、冲锋陷阵的旷世之才,他们过去都有精彩表现,刘秀对他们也很满意
和信任。
刘秀虚心听取并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说,景将军是典型的北方大将,确实是个人才,吴将军功勋更大。
按照传统的官制,骠骑将军与大司马级别是差不多的。
于是,他下诏任命吴汉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
本来,刘秀定都之后,最好做的工作就是干部工作。在河北地区征战有日,他的身边早就聚集了一批忠心
耿耿、素质较高的文武人才,前汉的官制又比较健全,他只要按照组织程序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件,根据当事人
的功劳和德才,把大家拉过来对号入座就行了。
而他有时按谶语选官,就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也遭到广大干部和后来史家的批评。
好在他心胸开阔,尊重群众意见,知错即改,加之他按谶语选的干部也具有相当的素质和业绩,而不是象
王莽、更始那样,把一些社会渣滓扶上高位,他总的来说在用人上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一个善于容纳、知错即改的人是很可怕的。
这个时候,刘秀虽然已经定都洛阳,但长安还在赤眉军手里。
他心里很不安,希望早点把长安拿下,就催促邓禹加紧军事行动。
这时,邓禹正按照刘秀的安排,在河东率大军西进。
作为刘秀的首席智囊,他谋略超群、指挥有方,对更始连战连捷,还不断取得和扩大根据地。
刘秀一称帝,任命的首批干部就有他:任命他为大司徒,封为酇侯。
在颁布对他的任命时,刘秀搞得很隆重,专门派出使者到前方送任命书,对他赞赏有加。
刘秀的任命文件说:
“前将军邓禹,极有忠孝之心,经常与我运筹帷幄之中,而又决胜于千里之外。也正像孔子所说,自从我
有了颜回,弟子们对我更亲近了。邓将军在前方斩将破敌,平定山西,功勋巨大。目前当地的百姓不文明、不
友爱,邓将军作为司徒,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精神文明建设,其要义在于教育干部群众要宽厚。现在朝廷派遣奉
车都尉授予印绶,册封酇侯,食邑万户,希望能慎重行事。”
这里,刘秀夸奖邓禹可比张良、萧何;而让他食邑万户,已经是最高的赏赐了。
这时,邓禹年仅24岁。
很显然,他年轻得志,是乱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
邓禹得到如此恩宠,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大司徒,他本来应该总理朝政,但帝国初创,面对战局,他只能按照刘秀的安排先把仗打好再说。
于是,邓禹率军从汾阴(今山西万荣西)进入夏阳(今陕西韩城南),矛头直指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