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满怀失落,便又偷偷去看崇祯的表情。
崇祯脸上似乎并无不悦之色,便微微一笑,说道:“皇妹,这些年流落民间,让你受苦了!唉,你责怪朕原也应该,只是朕当初那么做,也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皇上此言差矣,民女岂敢责怪皇上。更何况,这些年来,民女过的日子比在皇宫里开心了不知多少,民女非但不觉辛苦,还要感谢皇上的大恩大德。”朱玥神色淡淡地答道。
“皇妹,你这么说,可不是在埋怨朕吗?”
“皇上,民女绝无半点埋怨之意,而且,民女对皇上的感激之情,的确是发自肺腑。”
崇祯当然明白宫廷生活远不像寻常百姓家那般轻松自在,其勾心斗角、明枪暗箭的凶险之处,亦非外表的光鲜亮丽可以掩盖,便微微叹了口气,转而说道:“其实,在那之后,朕也派人四处寻找你们。可没想到,你们却隐名埋姓藏了起来。”
“刘太医——他如今名作刘元,是民女的师父——他带我们姐妹出宫之后,便一路向西而去。没曾想,却在一天夜里遭遇了蒙古骑兵的突袭,妹妹朱琪与我们失散,从此杳无音讯……时隔四年多了,民女早已不再抱有希望……”
就这样,崇祯与朱玥两人,一位口称“皇妹”,一位自称“民女”,在温温细语中追忆着往昔的故事。而一旁的郑玉泉,也终于将其中的原委听出了一个大概。
当年,客氏将惠妃毒死之后,对她留下的这对孪生姐妹仍是不肯放过,处心积虑必欲斩草除根。其时,崇祯初登大宝,并立即着手解决客魏之患。
由于当时形势难料,而崇祯又立足未稳,唯恐二人垂死反扑,为保护先皇骨血,便命刘元将姐妹俩悄悄带出宫去,暂避一时。
那一年,朱玥朱琪才刚满十四岁。
不幸的是,他们离开京城只走了两天,便遇上蒙古骑兵入境骚扰。混乱之中,刘元拼死护得朱玥逃离,而朱琪却是就此失踪,再未得见。
清除了客魏之后,崇祯便立刻派人找寻,得到的结果却是:三人极有可能已经死于乱兵之中,尸骨无存。崇祯闻讯,伤心不已,只是面对如此兵祸,他也无可奈何,时间久了,便也慢慢放弃了指望。
而刘元,因为失去了朱琪,也不敢再回宫里,便带着朱玥一路西去,一直跑到韩城才停了下来,隐居山中。而这一住,便是三四年,直到最后撞上了王左挂突袭韩城,才有了杨天义与朱玥在山顶上的邂逅相逢。
今年四月间,杨天义再入韩城,刘元便抓住机会,“强迫”杨天义签下了那纸婚约,并让杨天义带朱玥一同回京。
完成了这件事情,刘元自觉终于可以功德圆满,便写了一封密函,将这些经过详细禀明,并寄给京城的朋友转呈崇祯。
崇祯收信之后,自然大喜过望,随即找来曹化淳商议此事。两人经过反复斟酌,便大胆做出决定,再给杨天义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王承恩的太原之行、杨天义的督抚之迁,亦皆由此而来。
此后不久,曹化淳还秘密派人赶赴韩城,可等他们到达的时候,刘元却早已飘然而去、再无影踪了。
这一番谈话触动了朱玥的伤心之处,也勾起了她对妹妹的思念之情,便忍不住暗自垂泪。而崇祯也是唏嘘不已,神情中不胜凄然。
但崇祯毕竟是一国之君,此时更值多事之秋,这些陈年往事、亲情惨变也只好暂放一边。当下,他收拾了情怀,安慰了朱玥几句,便陪着众女一道,享用那桌丰盛的接风晚膳。
崇祯只随意地吃了几口,又嘱咐朱玥等暂且安心住上几日,便以军国大事尚待处理为由,起身匆匆离开了。
崇祯的确是忙得焦头烂额,而且,接连几天都不得空闲。
而杨天义,没有皇上的允许,便是离家只有咫尺之遥,却也不得入城,更无法与家人相见。
就这样,他在丰台的驿站中足足等了三天,才终于在坐卧不安中,望穿秋水般的接到了崇祯进宫觐见的旨意。
只是,这一次的会面,竟是与杨天义事先想象过的任何一种情形都完全不同。当他在引导太监的带领下来到养心殿外的时候,恰逢崇祯要移驾乾清宫。
崇祯坐在高高的龙辇之上,只随手递给他一份奏章,又说了一句“回去好好想想吧!”然后,便毫不停留地迤逦而去了。
让杨天义倍感郁闷的是,自己竟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待从崇祯的背影上收回了目光,他便打开奏章的首页,只见那上面墨汁淋漓地写着几个刺目的大字:“弹劾佞臣杨天义十大罪疏”。
他只扫了一眼,脑袋便“轰”的一声全懵了。